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普洱市罗非鱼养殖的场地选择、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普洱市行政区域内罗非鱼的池塘养殖生产。
Title:Comprehensiv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ilapia Aquaculture in Pu'er City, Yunn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8T 5-2013普洱市罗非鱼养殖综合技术规范》是由云南省普洱市提出并归口,规定了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条件与设施
1. 养殖池塘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方,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
2. 池塘面积一般为2至10亩,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
3. 池塘需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确保养殖过程中水体交换顺畅。
二、苗种选择与放养
1. 苗种来源必须正规,健康无病害,规格整齐。
2. 放养前应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常用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
3. 根据池塘大小合理确定放养密度,通常每亩投放1500至2000尾。
三、饲养管理
1. 饲料投喂要遵循“四定”原则:定时、定位、定量、定质。
2.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等,并适时调整。
3. 在高温季节加强巡塘,防止缺氧现象发生。
四、疾病防控
1.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对池塘进行清淤消毒。
2. 发现病害时应及时隔离患病个体,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
3. 使用药物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使用造成残留超标。
五、收获与运输
1. 成鱼达到上市规格后即可捕捞出售。
2. 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减少机械损伤。
3. 对于出口产品还需符合相关国际标准要求。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选址建塘到最终销售各个环节的基本准则,旨在指导养殖户科学合理地开展罗非鱼养殖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