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的操作要求、分类方法、收集运输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住宅区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Domestic Waste Classification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Residential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1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74-2020《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操作规程》是深圳市针对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分类标准:标准明确规定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每种类别都有明确的定义和列举,例如可回收物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等,有害垃圾则涵盖废电池、废灯管等。
2. 收集容器设置:标准要求住宅区内应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且颜色标识需统一。具体来说,可回收物容器为蓝色,有害垃圾为红色,厨余垃圾为绿色,其他垃圾为灰色。同时,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配备一组四色分类桶。
3. 投放指引:对于不同类型的垃圾,标准给出了具体的投放指引。例如,厨余垃圾需要沥干水分后投放,避免污染其他垃圾;可回收物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有害垃圾则需单独包装并妥善密封。
4. 管理责任:标准明确了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住宅区垃圾分类的主要管理者,需负责垃圾分类设施的维护、宣传培训以及监督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此外,还鼓励社区建立志愿者队伍协助管理工作。
5. 考核与改进机制:为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实施,标准提出建立定期检查评估制度,通过数据分析不断优化分类策略。同时,对于不按要求分类的行为,应有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
这些条文旨在通过规范化管理和细致的操作指南,提高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效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