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疫苗冷库的设计要求、选址与布局、建筑要求、制冷系统、电气系统、监控系统及安全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疫苗冷库的设计和建设。
Title:Design Code for Vaccine Cold Storage - DB32T 3790-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90-2020《疫苗冷库设计规范》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专门针对疫苗储存环境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温度控制范围:标准中明确指出,疫苗冷库的温度应保持在2℃至8℃之间。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疫苗在最佳温控条件下保存,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疫苗失效。实际操作中,需配备双制冷系统以保证即使单套设备出现故障也能维持适宜温度。
2. 湿度管理:湿度应控制在35%到75%范围内。过高湿度可能引起药品包装材料变形,影响密封性;而过低则可能导致静电积累损坏电子设备。因此,库内应安装除湿机或加湿装置,并定期监测记录数据。
3. 通风换气:要求每小时至少完成一次空气交换。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去除库内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同时也有助于调节温度和湿度。建议使用带有过滤功能的新风系统来净化进入室内的空气。
4. 应急电源配置:所有用于维持冷链运行的关键设施如冷藏箱、温湿度监控仪等都必须连接不间断电源(UPS)。此外还应该设置备用发电机,在主供电中断时能够迅速启动并持续工作至少24小时以上。
5. 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置防鼠网、防盗门锁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这些措施旨在保护存储物品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并且便于追溯任何异常情况发生的时间及原因。
6. 人员培训与管理制度:所有接触疫苗及相关设备的操作人员都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上岗作业。同时建立完善的日常巡查制度,定期检查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标准,并做好相应记录备查。
通过上述几点可以看出,《疫苗冷库设计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保障了疫苗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质量稳定性与安全性。企业和相关机构在遵循该标准的同时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最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