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松播种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处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苗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红松播种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 Pine Seed Sowing and Nursery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157-2020红松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红松播种育苗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是关于种子处理部分。标准中规定种子要经过精选和消毒处理。精选时要求剔除病粒、虫蛀粒及破损粒,确保种子质量。消毒则推荐使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这样可以有效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降低苗期病害发生几率。
其次是土壤准备环节。标准指出育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pH值以5.5至6.5为宜。在整地时需深翻25厘米以上,并施入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同时强调床面要平整,做到上虚下实,以便于幼苗扎根生长。
再者是播种管理方面。标准建议采用条播方式,行距保持在20到25厘米之间。播种深度控制在2到3厘米,覆土厚度均匀一致。播种后要及时镇压保墒,促进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还特别提到要根据天气情况适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积水造成烂种现象。
最后是苗木抚育措施。标准提出要加强苗期管理,包括除草、间苗、追肥等环节。其中间苗要在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保留健壮植株,去除弱小苗。追肥可选用氮磷钾复合肥,按每亩5到10公斤的标准施用,分次进行,注意不要过量以免烧苗。
以上是对DB22/T 3157-2020中几个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红松播种育苗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