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药土壤生态修复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山药种植过程中土壤生态修复的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Yam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211-2020山药土壤生态修复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山药种植过程中土壤生态修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内山药种植区域,特别是那些因长期单一作物种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频发以及土壤板结等问题的农田。此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边界,确保了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 术语和定义
- 生态修复:通过人工干预恢复或重建山药种植区的生态系统功能。
- 轮作制度: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种类作物的方式。例如,将山药与豆科植物轮作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并减少病原菌积累。
3. 土壤改良措施
- 有机肥料施用:推荐每年每公顷施用腐熟农家肥不少于30吨,并结合微生物菌剂使用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 深耕翻土:建议每隔两年进行一次深度达40厘米以上的深耕作业,这有助于打破犁底层,增加通气性同时降低杂草种子萌发率。
4. 病虫害综合防控策略
强调采用物理防治(如铺设防虫网)、生物防治(释放天敌昆虫)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指出在必要时应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
5. 灌溉管理
提倡采用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饱和。特别是在雨季来临前做好排水设施检查维护工作,防止积水引发根部腐烂现象。
6. 监测评估体系建立
要求定期采集土样检测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作物生长状况及产量数据作为评价修复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
以上内容仅是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条件灵活调整方案,确保达到最佳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