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岸线价值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估程序、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海岸线资源的价值评估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astal Line Value Assess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255-2020《海岸线价值评估技术规范》是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旨在为海岸线价值的科学、合理评估提供指导。以下将对规范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该规范明确了“海岸线”、“生态服务功能”等核心概念。例如,“海岸线”被定义为平均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水平界限,这不仅限定了评估的空间范围,还强调了高潮位与低潮位在评估中的重要性。这一定义确保了评估工作有明确的空间参照系,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
其次,在评估原则中提到“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要求采用符合自然规律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客观性则强调评估过程中要排除主观因素干扰,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全面性体现在既要考虑海岸线的经济效益也要兼顾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些原则贯穿整个评估流程,是确保评估质量的基础。
再者,关于评估方法的选择上,规范指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评估模型或公式。如对于经济价值部分可以采用直接市场法、替代成本法等;而对于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则推荐使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这种方法论的选择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有助于提高评估结果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此外,规范特别强调了资料收集的重要性,并要求所使用的数据必须具有代表性且来源合法有效。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不仅要搜集历史统计数据,还需要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最新信息,以确保评估依据充分。
最后,在报告编制环节,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报告内容应当完整清晰,结论明确;图表格式规范统一;引用文献准确无误等。这些细节规定有助于提升最终成果的专业水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应用。
总之,《海岸线价值评估技术规范》通过对术语定义、基本原则、方法选择以及资料收集等多个方面的细致规定,为开展海岸线价值评估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指南,对于促进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