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聚氨酯、硅PU、橡胶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各类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包括跑道、球场及其他运动场地地面层。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ynthetic Material Sports Field Surfac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7.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1252-2020《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通用技术要求》是湖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合成材料运动场地的原材料、施工、检测及验收等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材料要求
1. 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明确规定了合成材料中可溶性铅、镉、铬、汞等重金属以及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等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含量。这些限制旨在保护使用者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
2. 物理机械性能:包括硬度、回弹值、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指标。例如,对于厚度为9mm至13mm的面层,其硬度应控制在邵氏D60±5范围内,以确保场地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用性。
施工要求
1. 基础处理:要求基础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大于4mm/2m,且不得有裂缝、空鼓现象。同时,基础层需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施工工艺:强调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施工,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均需经过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此外,还特别注意天气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在雨天或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不宜施工。
检测与验收
1. 抽样检验:按照GB/T 1751的规定执行,每批次产品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测试。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等。
2. 现场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方共同参与验收工作。验收内容涵盖场地的整体外观、平整度、坡度、接缝处理等方面,并核查所有资料是否齐全准确。
安全环保要求
1. 气味控制:规定新铺设完成后的场地应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放置至少7天后才能投入使用,期间应定期监测场地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浓度,确保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 废弃物管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应当集中收集并妥善处置,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同时鼓励采用环保型材料替代传统材料,减少资源消耗。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通用技术要求》不仅关注了产品的内在品质,也充分考虑到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为保障公众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