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作业要求、水肥管理、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区域内玉米种植区秸秆还田与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eep Plowing and Returning of Corn Straw with Integrated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15/T 1978—2020)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秸秆深翻还田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过程,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采用玉米秸秆深翻还田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农业生产活动。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及技术覆盖范围,确保了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深翻深度:指玉米秸秆深翻作业时土壤被翻动的最大垂直距离。标准要求深翻深度应达到30厘米以上。此规定是为了保证玉米秸秆能够充分分解并改善土壤结构。
2. 水肥一体化:通过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于水中,同时施用到作物根部的技术。标准强调水肥一体化应实现精准施肥,减少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三、技术要求
1. 秸秆处理:玉米收获后应及时进行秸秆粉碎处理,长度控制在5-10厘米之间。这有助于加快秸秆腐解速度,避免影响后续播种质量。
2. 施肥方案:根据目标产量确定基肥和追肥比例,氮磷钾配比一般为1:0.5:0.5。同时要结合土壤测试结果调整具体用量,防止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3. 灌溉管理:灌溉时间应避开强光直射时段,通常选择早晚进行。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多,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准,避免积水导致根系缺氧。
四、操作流程
1. 作业前准备: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完好,清理田间障碍物;根据地块大小合理规划行距和株距。
2. 实施步骤:
- 深翻作业:按照设定参数启动拖拉机带动深翻犁前进,确保翻土均匀;
- 秸秆铺撒:将粉碎后的秸秆均匀地铺盖在地表;
- 耕整土地:使用旋耕机对已翻松的土地再次平整,为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 播种施肥:采用精量播种机完成播种任务,并同步施加适量基肥;
- 灌溉施肥:利用滴灌或喷灌设施按计划分阶段供水供肥。
五、注意事项
1. 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暂停作业,如暴雨来临前需提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
2. 定期监测土壤湿度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灌溉频率;
3. 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从多个方面对玉米种植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户在实际应用时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完善自身的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