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扁桃斑鸠菊苗木扦插繁殖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插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扁桃斑鸠菊苗木的扦插繁殖及其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Wormwood Seedlings by Cut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1747-2020 扁桃斑鸠菊苗木扦插繁殖技术规程》是湖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扁桃斑鸠菊苗木的扦插繁殖技术,提高育苗质量和效率。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扁桃斑鸠菊苗木的扦插繁殖,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扁桃斑鸠菊”、“扦插”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清晰界定,确保了行业内对于概念理解的一致性,避免因术语使用不当而产生的误解。
三、繁殖材料要求
1. 插穗选择:插穗应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部枝条,长度控制在15-20厘米之间,直径约为0.3-0.5厘米。这一规定保证了插穗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和再生能力。
2. 插穗处理:插穗需剪去下部叶片,保留顶端2-3片叶,并用生根粉溶液浸泡10-15分钟后再进行扦插。此步骤有助于促进插穗生根,提高成活率。
四、扦插基质与环境条件
1. 基质配比:建议采用泥炭土:珍珠岩=2:1的比例混合作为扦插基质,要求基质疏松透气且保水性能良好。合理的基质配方可以为插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2. 温湿度管理:扦插初期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0%,温度维持在20℃-25℃范围内。随着幼苗生长逐渐降低湿度并适当通风换气,直至完全适应外界环境。
五、扦插操作步骤
1. 扦插深度: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基质中约3-5厘米深即可,注意不要损伤芽点部位。
2. 密度安排:每平方米可布置200-250株左右,行距保持在10厘米以上,以便于后期管理和采光通风。
六、日常养护措施
1. 光照调节:初期需要遮荫处理以减少水分蒸发,当新根形成后逐步增加光照强度直至全日照状态。
2. 浇水施肥: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适时适量浇水,并结合喷施叶面肥补充养分需求。
3.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清除或用药治疗。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43/T 1747-2020》不仅涵盖了从选材到成品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强调了各个环节的操作细节以及注意事项,对于推广扁桃斑鸠菊苗木扦插繁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从而获得优质高效的生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