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化云台大叶种茶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母本园管理、扦插育苗技术、苗期管理、出圃要求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安化云台大叶种茶苗的繁育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Anhua Yuntaidaye Tea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1738-2020安化云台大叶种茶苗繁育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安化云台大叶种茶苗繁育的技术标准,对促进该品种茶苗的健康生长、提高繁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出发,详细解读该标准中的重要条文。
一、种质资源的选择与保存
标准中明确指出,用于繁育的种质资源应当来源于经过认证的安化云台大叶种母本园,要求无病虫害侵染且生长健壮。对于种质资源的保存,规定了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确保种子或插穗在保存期内保持较高的发芽率和成活率。这一步骤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后续繁育工作的成败。
二、圃地准备
圃地选择需满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上,标准强调要进行深耕翻土,并施足基肥,通常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同时,还应做好圃地的消毒工作,采用化学药剂或物理方法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和害虫卵,为茶苗创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三、繁殖方式
该标准推荐采用扦插繁殖为主要方式,同时也允许使用嫁接繁殖作为补充手段。对于扦插繁殖的具体操作,包括剪取插穗的时间、长度、叶片数量等都有明确规定。例如,插穗一般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长度控制在15-20厘米之间,保留顶部2-3片叶子。嫁接繁殖则要求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良好,嫁接后需及时绑扎固定并加强管理。
四、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系统的措施。首先是水分管理,要求根据天气状况合理灌溉,避免积水造成根系缺氧。其次是施肥管理,强调平衡施肥原则,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营养生长,后期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以利于花芽分化。此外,还需定期除草松土,防止杂草与茶苗争夺养分和水分。
五、病虫害防治
针对安化云台大叶种茶苗常见的病虫害,标准给出了详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倡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农业防治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等;生物防治则可利用天敌昆虫或其他有益微生物来控制害虫数量;化学防治时则需严格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安全间隔期执行,防止药物残留超标影响茶叶品质。
六、苗木出圃
当茶苗达到一定规格后即可出圃移栽。标准规定了具体的起苗时间、包装运输要求以及定植前的准备工作。要求起苗时尽量多带土球,减少根系损伤,确保移植后的成活率。同时,还应做好苗木的分级处理,将不同规格的苗木分开包装,便于后续种植管理和销售。
总之,《DB43/T 1738-2020安化云台大叶种茶苗繁育技术规程》涵盖了从种质资源选择到苗木出圃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规范安化云台大叶种茶苗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严格执行这些标准,不仅能够提高茶苗的质量,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当地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