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葵黄萎病抗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试验条件、抗性鉴定方法及抗性分级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油葵品种(品系)对黄萎病抗性的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Wilt in Sunflow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1721-2020《油葵黄萎病抗性评价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油葵黄萎病抗性评价的技术标准。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湖南省范围内油葵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评价。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作物种类,确保了评价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试验材料与环境条件
标准要求试验所用的油葵种子需为经过认证的合格种子,并且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5%。试验应在田间进行,环境温度控制在20℃至3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上。这些条件的选择是为了模拟油葵生长的实际环境,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三次。每个处理设置至少三行,行长不少于5米。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减少试验误差,提高数据的精确度和可比性。
病害调查与分级
病害调查应在发病高峰期进行。根据病株的叶片症状分为五个等级:0级表示无病斑;1级表示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10%以下;2级表示病斑面积占10%-30%;3级表示病斑面积占30%-60%;4级表示病斑面积超过60%或植株枯死。这种分级方法直观易懂,便于操作人员掌握。
抗性评价指标
抗性评价采用病情指数法计算。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100。通过这个公式可以量化不同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为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达
评价结果以病情指数为主要指标,同时结合田间观察到的具体表现形式综合判断。病情指数越低,表明品种对该病害的抗性越强。
以上是对DB43/T 1721-2020中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