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南省公路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公路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Title:Yunnan Province Highway Engineering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Appl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000-2020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是云南省针对公路工程建设中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明确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即以耐久性为主要设计指标,具有高抗渗、高抗冻、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混凝土。这一定义强调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核心在于其卓越的耐久性。
2. 原材料要求:标准对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且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级。对于骨料,细骨料应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粗骨料则需满足连续级配的要求。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3. 配合比设计:在配合比设计方面,标准指出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宜大于0.38,单位用水量宜控制在150kg/m³~180kg/m³之间。此外,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根据工程环境条件确定,但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50%。这样的设计原则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4. 施工工艺:标准还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养护等施工环节进行了规范。如拌制时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少于120秒;运输过程中要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因施工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
5. 质量检验与验收:最后,关于质量检验与验收部分,标准明确了各类检测项目及其频率,比如每批次生产至少取样一次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定期开展抗渗性和抗冻性的专项试验。只有当所有指标均符合要求时才能判定为合格产品。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53/T 1000-2020》不仅涵盖了从原材料选择到成品交付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结合云南地区特有的地理气候特点给出了针对性强的专业指导,对于提升当地公路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