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七种植地的选择、环境条件、土壤要求、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三七的规范化种植及生产管理。
Title:Code for Notoginseng Cultivation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云南省地方标准《三七种植地》(DB53/T 990-2020)为规范三七种植地的管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及其解读:
1. 土壤质量要求
- 标准中明确规定,三七种植地的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2%。这一要求旨在确保土壤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支持三七的生长发育。适宜的pH值可以防止土壤养分流失,而高有机质含量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2. 灌溉水质标准
- 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即水质需达到农田灌溉用水标准。这意味着灌溉水源不应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以免对三七造成污染或影响其品质。同时,还要求定期监测水质,确保长期使用安全可靠。
3. 病虫害防控措施
-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标准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并优先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此外,还强调了轮作制度的重要性,通过合理安排作物布局来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积累的机会。对于化学药剂的选择,则需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并注意休药期管理。
4. 环境保护措施
-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在种植过程中禁止使用未经处理的城市垃圾、工业废渣以及含有毒有害成分的肥料。同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比如设置排水沟渠、覆盖裸露地面等,从而维护生态平衡。
5. 收获与贮藏条件
- 收获时应当根据三七的不同部位分别采收,并及时晾晒或烘干,避免长时间堆放导致变质。贮藏环境温度宜控制在15℃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0%,并保持通风良好,以防霉变及虫蛀现象发生。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精华部分,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从事三七种植的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