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再生水用于农田灌溉的技术要求、水质标准、灌溉方式、监测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使用再生水进行农田灌溉的农业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fficient Use of Reclaimed Water in Farmland Irri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7T 463-2020《再生水高效利用农田灌溉技术规范》是一部针对河南省新乡市的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指导再生水在农田灌溉中的安全、高效应用。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再生水水质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再生水用于农田灌溉时的水质指标,包括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等。例如,再生水的pH值应在6.5至8.5之间,悬浮物浓度不得超过40mg/L。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土壤健康和作物生长,确保了灌溉用水的安全性。
2. 灌溉方式选择
条文中提到应根据地形、土壤类型及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或漫灌。对于坡地农田推荐使用滴灌以减少径流损失;而对于平原地区则可采用喷灌提高灌溉均匀度。合理选择灌溉方式不仅能节约水资源还能有效避免因不当灌溉造成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3. 灌溉量控制
规定了不同作物类型的灌溉定额,比如小麦每亩年最大灌溉量为150立方米,玉米为180立方米。通过科学设定灌溉量可以防止过量灌溉导致地下水污染或土壤板结现象发生。
4. 监测与管理
强调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检测再生水处理设施出水口以及田间排放口处的水质状况,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追溯分析。同时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主体,确保整个灌溉过程处于可控状态。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重点条文解析,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遵循此规范有助于促进再生水的有效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