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余蜜桔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分级标准、清洗与打蜡、包装、贮藏及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余蜜桔采后商品化处理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st-harvest Commoditization Processing of Xinyu Mandar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294-2020《新余蜜桔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新余蜜桔采后处理的技术规范,旨在提升新余蜜桔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采收时间与方法
标准规定了新余蜜桔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果实充分成熟且达到最佳风味时。采收应在晴天进行,避免雨天或露水未干时采摘,以减少病菌感染的风险。采果人员需佩戴手套并使用专用工具,确保果实无机械损伤。
果实分级
果实分级是商品化处理的重要环节。根据果实大小、色泽、形状等指标将果实分为不同等级。具体要求包括:一级果直径需在55mm以上,色泽鲜艳均匀;二级果直径在50-55mm之间,允许轻微瑕疵但不影响食用;三级果直径在45-50mm之间,适合加工用途。这一分级标准有助于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提高市场适应性。
清洗与消毒
清洗过程采用温和的水流冲洗,去除表面灰尘和杂质。消毒环节推荐使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溶液,浓度控制在有效氯含量为200mg/L左右,浸泡时间不超过2分钟。此步骤对于防止病害传播至关重要。
包装与贮藏
包装材料应选用透气性良好的环保材质,如聚丙烯网袋或瓦楞纸箱,并标注产品信息如产地、生产日期等。贮藏环境温度保持在3℃至7℃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定期检查库内温湿度条件,及时调整以保证果实品质。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措施,可以有效延长新余蜜桔的保鲜期,同时保障其营养价值不受损失,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