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教育
  • DB36T 1293-2020 校园科普气象站建设规范

    DB36T 1293-2020 校园科普气象站建设规范
    校园科普气象站建设规范
    15 浏览2025-06-03 更新pdf1.27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校园科普气象站的选址、设备配置、安装要求、数据传输及管理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中小学校园科普气象站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Campus Popular Science Meteorological 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 封面预览

    DB36T 1293-2020 校园科普气象站建设规范
  • 拓展解读

    DB36/T 1293-2020《校园科普气象站建设规范》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校园内建设科学、规范的气象观测设施。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校园气象站应选择在开阔地带设立,避免周围高大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这是因为气象观测需要获取准确的大气数据,如风速、风向、温度等,如果存在遮挡则可能影响测量精度。

    二、仪器设备配置

    根据标准规定,校园气象站至少应配备气温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仪、风向标、雨量计以及辐射传感器等基本设备。这些设备的选择需符合国家相关计量检定规程,并定期校准维护以保证数据准确性。此外还建议安装数据采集器和远程传输装置,便于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

    三、安装规范

    对于各项设备的具体安装高度也有严格要求:例如气温传感器距地面1.5米;雨量计口缘高于地面30厘米左右;风向标中心点离地约10米等。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各参数能够代表周围环境的真实状况,同时也要注意防雷接地措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四、日常管理

    标准强调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巡检维护制度、故障报修流程以及数据记录归档办法等内容。同时鼓励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利用校园气象站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实践能力。

    五、教育功能

    特别提到要充分利用气象站资源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参与的教学内容,比如通过简单实验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或者组织专题讲座加深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环保意识,也为他们将来投身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校园科普气象站建设规范》从选址到管理全方位提供了详尽指引,旨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深入开展。希望各实施单位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推动我国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36T 1290-2020 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指南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