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诊断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诊断方法、施肥时期及用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的指导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ice Nitrogen Fertilizer Total Control and Staged Diagno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668—2020 水稻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诊断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水稻种植过程中氮肥的使用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采用机械化插秧方式种植的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氮肥施用管理。这意味着它特别针对黑龙江地区的农业条件和耕作习惯制定了相应的规范。
2. 氮肥总量控制原则
标准强调了氮肥总量控制的重要性,要求根据土壤类型、前茬作物种类及产量目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总施氮量。具体而言,推荐的氮肥总量应控制在每公顷200公斤至300公斤之间,并且要根据不同生育期的需求分阶段施用。
3. 分期诊断方法
为了实现精确施肥,标准提出了分期诊断的具体步骤:
- 苗期诊断:主要检查幼苗生长状况,确保有足够的氮素供应促进根系发育。
- 分蘖期诊断:评估分蘖数量是否符合预期,适当调整追肥量以保证群体结构合理。
- 拔节孕穗期诊断:重点监测叶片颜色变化,及时补充缺失养分。
- 抽穗结实期诊断:关注植株健康状态,防止后期脱肥影响籽粒饱满度。
4. 施肥技术和措施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采用侧深施肥技术,即在机械插秧的同时将肥料埋入土层深处,这样可以减少表层蒸发损失,提高利用率。同时提倡使用缓释肥料或配方肥料,以延长肥效持续时间并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5. 环境保护要求
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标准还特别指出,在整个栽培周期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农药化肥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过量施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此外,鼓励农户建立田间档案制度,记录每次施肥的时间、用量等信息,便于日后追溯和分析。
以上是对《DB23/T 2668—2020 水稻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诊断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简要介绍与深度解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广大农民朋友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