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瓜保护地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冬瓜保护地生产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nter Melon Production in Protected Cultivation (DB54T 0011-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011-2019《冬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是西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冬瓜在保护地内的栽培管理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搭建
标准指出,选择保护地时应考虑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区域。设施结构需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并配备完善的灌溉系统。这有助于确保冬瓜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都能获得适宜的环境条件。
品种选择
推荐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如“青皮冬瓜”等本地适应性强的品种。同时强调种子质量必须符合GB/T 16715.1的要求,以保证出苗率和植株健壮度。
栽培管理
1. 播种育苗:建议采用穴盘或营养钵育苗,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苗龄控制在30天左右为宜。
2. 定植:当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株行距根据具体品种确定,一般为80cm×120cm。
3. 田间管理:
- 水肥管理:定植后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追肥应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结合植株生长阶段合理施肥。
- 整枝打杈:及时去除侧枝,保留主蔓,促进养分集中供应果实发育。
-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收获
冬瓜成熟标志为果皮颜色变深、蜡粉增厚且不易脱落,此时即可采收。采收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表面。
以上内容基于DB54T 0011-2019标准中的核心要点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