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种植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的术语和定义、审核程序、行业特性分析、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与实施、持续清洁生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Clean Production Audit in Ric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681—2020《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指南 水稻种植》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水稻种植领域清洁生产审核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审核程序
标准规定了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流程包括筹划和组织、预审核、审核、方案的产生和筛选、可行性分析、方案实施、持续清洁生产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例如在预审核阶段需要确定审核重点和清洁生产目标,在审核阶段要全面调查和分析企业现状等。
审核内容
标准指出审核内容应涵盖生产工艺及装备、资源能源利用、产品、污染物产生与处置等方面。特别是对于水稻种植来说,应该关注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再利用等情况。
技术要求
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比如提倡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措施;鼓励施用有机肥料代替化学肥料,减少化肥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等。
经济效益分析
标准强调在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后,应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估。这不仅包括直接的成本节约,还应考虑长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通过优化施肥结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监测与记录
为了确保清洁生产的持续性,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和记录制度。定期监测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以便于后续的评估和改进工作。此外,还建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以上是对DB23/T 2681—2020《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指南 水稻种植》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能为从事该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