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天敌昆虫的应用技术要求,包括天敌昆虫的选择、释放技术、环境调控及配套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天敌昆虫的应用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redatory Insects in Solar Greenhouse Vegetabl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103—2020《日光温室蔬菜天敌昆虫应用技术规程》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日光温室内利用天敌昆虫防控害虫的技术流程。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以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这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目标群体,即山东省的日光温室蔬菜种植者。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天敌昆虫”、“释放密度”等术语进行了定义。例如,“天敌昆虫”是指能够捕食或寄生害虫并对其种群数量产生控制作用的昆虫。这一部分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3. 天敌昆虫的选择
应根据蔬菜种类及主要害虫种类选择合适的天敌昆虫品种。比如,对于蚜虫,推荐使用丽蚜小蜂;对于螨类,则可选用智利小植绥螨。选择时需考虑天敌与本地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成本效益比。
4. 释放前准备
在释放天敌昆虫之前,必须确保温室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同时要彻底清除杂草和其他可能影响天敌生存的因素,并对作物进行必要的病虫害检查。
5. 释放方法
天敌昆虫的释放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如采用散放法时,需将容器打开后均匀撒布于植株周围;而对于一些需要特定栖息地的天敌,则应在指定位置设置庇护设施。
6. 释放后的管理
释放后要加强田间观察,记录天敌活动情况及害虫变化趋势。若发现天敌存活率低或害虫未得到有效控制,则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增加释放量或结合其他生物防治手段。
7. 注意事项
强调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避免对天敌造成伤害,尽量采用低毒高效的药剂,并且在喷洒农药前后合理安排天敌释放时间间隔。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该标准从天敌昆虫的选择到实际应用再到后期管理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有助于提高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生态友好性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