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却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冷却液,其他类型燃料电池冷却液可参照执行。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Coolant
中国标准分类号:K74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7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100—2020《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却液技术要求》是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推荐性地方标准,于2020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却液提供了技术规范,旨在确保冷却液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中使用的冷却液。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即专门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的冷却需求而制定的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 1. 外观
冷却液应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无明显悬浮物和沉淀物。此条文强调了冷却液的外观质量,确保其纯净度高且无杂质,这对于保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 2. 密度
冷却液的密度应在特定温度下符合规定值。具体而言,在20℃时,冷却液的密度应在1.050g/cm³至1.100g/cm³之间。密度是衡量冷却液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冷却效果及与其他部件的兼容性。
# 3. pH值
冷却液的pH值应在7.0至9.0范围内。pH值的控制有助于防止金属部件腐蚀,并保持整个冷却系统的化学稳定性。
# 4. 冰点
冷却液的冰点不应高于-35℃。这一要求确保冷却液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流动性,避免因结冰导致的设备损坏。
# 5. 沸点
冷却液的沸点应不低于108℃。较高的沸点可以提高冷却液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减少蒸发损失,延长使用寿命。
# 6. 腐蚀性
冷却液应对铝、铜、钢等常用材料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冷却液不应引起这些材料的明显腐蚀。这是为了保护燃料电池系统中的各种金属组件免受损害。
# 7. 稳定性
冷却液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化学稳定,不发生显著分解或变质。这包括对光、热、氧化等因素的抵抗力。
试验方法
标准还详细规定了如何检测上述各项技术指标的具体实验步骤和方法,以确保各生产企业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
检验规则
对于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包括抽样数量、判定规则等内容,以便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市场监管部门监督。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最后,标准还提出了关于产品包装标识的要求以及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比如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泄漏等,这些都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却液技术要求》(DB37/T 4100—2020)不仅涵盖了冷却液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还包括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手段,为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