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商用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耐久性测评的术语和定义、测评条件、测评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商用车用额定功率不低于30kW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耐久性测评。
Title:Evaluation Method for Durability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Stack for Commercial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76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097—2020《商用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耐久性测评方法》是一项针对商用车燃料电池堆耐久性评价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适用范围中明确规定了该标准适用于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动力源的商用车型,包括但不限于客车、货车等。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确保了测评结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对“耐久性”、“失效模式”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耐久性”被定义为燃料电池堆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能够维持其性能指标的能力。这些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测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再者,在测评条件与要求章节中,标准提出了详细的环境条件和运行工况设置。比如,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至4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80%范围内。此外还规定了不同的负载等级以及循环次数的要求,这对于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各种复杂情况至关重要。
另外,关于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也做了详尽描述。要求采用高精度仪器记录电压、电流密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并通过统计学手段评估性能衰减趋势。同时强调了原始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以便日后追溯检查之需。
最后,在报告编制方面,标准指出最终报告应当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测试目的及依据、样品基本信息、实验过程概述、主要发现结论以及改进建议等。这有助于使用者全面了解整个测评流程及其结果。
综上所述,《商用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耐久性测评方法》从多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且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对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别是氢能源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