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消防设施物联网监控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数据传输协议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中消防设施物联网监控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IoT Monitoring System of Fire Protection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949-2020消防设施物联网监控系统技术标准》是天津市地方性标准,于2020年发布实施。该标准对消防设施物联网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5.1.1 系统架构应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和服务层五个部分。其中感知层负责采集消防设备状态信息;网络层实现数据传输;数据层完成数据存储与处理;应用层提供具体功能服务;服务层面向用户提供接口。这一规定明确了系统的整体框架,确保各层级功能划分清晰,便于后期管理维护。
6.3.2 感知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规范,并保证信号覆盖无死角。具体来说,火灾探测器应安装在易发生火灾部位上方且不易被遮挡处;手动报警按钮宜设置在明显且便于操作的位置;压力传感器需紧贴消防水管网安装以准确测量压力值等。这些要求旨在保障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7.2.1 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每分钟一次。对于关键参数如温度、湿度、烟雾浓度、水压等应实时采集并上传至平台。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高预警效率。
8.4.3 系统应具备故障自诊断能力。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检测并记录故障类型及时间,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此功能可以减少人工巡检工作量,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9.1.1 运维单位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值班制度、巡检制度、维修保养制度等。同时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
以上内容只是对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确保消防设施物联网监控系统发挥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