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尾矿库溃坝泥石流数值模拟的基本要求、模拟方法、数据准备、模型建立、计算分析及成果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尾矿库溃坝泥石流灾害的数值模拟评估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ailings Dam Break and Debris Flow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181-2020尾矿库溃坝泥石流数值模拟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尾矿库溃坝后引发的泥石流灾害进行数值模拟的技术规范。该规程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第4.1条:模型建立原则
本条规定了在进行尾矿库溃坝泥石流数值模拟时,模型建立应遵循的原则。首先强调了模型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要求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尾矿库的实际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溃坝后的泥石流流动特性。其次,明确了模型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步长的选择应当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合理确定,以确保计算结果既不过于简化也不失真。
第5.2条:初始条件设定
关于初始条件的设定,规程指出必须基于详细的现场调查数据来确定溃坝时的初始状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溃坝时刻的水位高度、泥沙分布情况及库区内的固体物质组成比例等。这些信息对于准确预测溃坝后泥石流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第6.3条:边界条件处理
规程对边界条件的处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无论是开放边界还是封闭边界都需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开放边界处要充分考虑河流水体的相互作用;而对于封闭边界,则需确保其物理意义明确且符合实际情况。此外,还特别提到当存在复杂地形时,应采用适合的数学方法来近似表示边界条件。
第7.4条:数值算法选择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精度需求,规程建议选用适当的数值算法来进行求解。常用的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以及离散元法等。每种算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慎重选择,并验证所选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8.5条:结果分析与验证
最后,在完成所有计算之后,规程强调了结果分析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对比模拟结果与历史类似事件的数据,另一方面也要通过野外考察等方式获取更多一手资料来进行交叉验证。只有经过严格检验的结果才能作为决策参考依据。
以上便是对该规程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