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季低温条件下秸秆促腐菌剂的施用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小麦种植区在低温条件下的秸秆还田过程中促腐菌剂的施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pplication of Low-Temperature Straw Promoting Decomposition Agent in Wheat Seas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169-2020《小麦季低温秸秆促腐菌剂施用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河北省实际农业生产需求制定的技术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用促腐菌剂,加速小麦季秸秆的腐解过程,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及类似气候条件下的小麦种植区,明确了适用范围和目标群体。这意味着在其他地区使用时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整具体操作步骤。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多个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作为参考依据,如GB/T 19647-2004等。这些引用文件为规范促腐菌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术语和定义
1. 促腐菌剂:一种含有能够促进有机物质分解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产品。
2. 施用时期:指根据小麦生长周期确定的最佳施用时间点。
3. 施用量:单次施用促腐菌剂的数量,通常以每公顷面积所需克数表示。
技术要求
# 菌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活性高的促腐菌株是保证效果的关键。标准建议优先选用经过国家审定登记并具有明确功能特性的菌种。
# 菌剂质量指标
包括有效活菌数、水分含量、pH值等关键参数。例如,有效活菌数应不低于1×10^8 CFU/g,这直接关系到产品能否发挥应有的生物降解作用。
# 施用方法
1. 机械撒施:利用播种机具同时完成种子与菌剂的混合播撒作业。
2. 人工抛洒:适用于小规模试验田或者无法机械化作业的情况。
3. 混拌法:将促腐菌剂均匀地与秸秆堆料混合后再覆盖压实处理。
# 注意事项
- 确保施用前后的环境温度适宜(一般建议气温高于5℃)。
- 避免雨天作业以防雨水冲刷导致浪费。
- 定期监测土壤湿度变化情况,必要时补充灌溉保持适当湿润度有利于微生物繁殖。
检验规则
规定了抽样方法、检验项目以及判定准则等内容。比如,每批出厂产品都需按照规定的比例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并出具合格证明书才能上市销售。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对于产品的外包装标识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日期、有效期、使用说明等信息;同时强调了轻装轻卸原则,在运输过程中防止破损泄露;最后指出应在阴凉干燥处保存,远离火源。
以上是对DB13/T 5169-2020部分内容的重点梳理与深入剖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