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双孢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栽培设施、培养料堆制发酵、接种与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双孢菇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ite Button Mushroom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6T104-2019《双孢菇生产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双孢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设施、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中明确双孢菇是以白色双孢蘑菇为主的产品名称。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双孢菇的认知标准。
【产地环境】要求生产基地应远离工业区、交通主干道、医院、垃圾场等污染源至少500米以上。土壤pH值应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些指标确保了双孢菇生长环境的无污染性和适宜性。
【栽培设施】规定栽培房内需配备温度计、湿度计等监测设备,并设置通风口、换气扇等设施。栽培床宽度不超过1.2米,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控制温湿度,提高产量。
【栽培管理】指出培养料配方为稻草:牛粪=7:3或玉米秸:鸡粪=8:2,含水量控制在60%-65%,pH值调节至7.0-7.5。播种后覆土厚度为2-3厘米,发菌期保持黑暗环境,出菇期给予散射光。合理配比培养料并严格控制各项参数是保证双孢菇品质的关键。
【病虫害防治】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灯诱杀害虫,化学药剂仅限于必要时使用且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这体现了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
【采收】当双孢菇菌盖展开但未平展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留茬高度不超过1厘米。及时采摘不仅能够提升商品价值还能促进后续菇体发育。
总之,该标准从多个维度规范了双孢菇生产流程,对于推动双孢菇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