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田间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要求、作业质量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生产过程中田间机械化作业的指导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Field Operations in Corn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6T121-2019《玉米田间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种植过程中机械化作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作业前准备
1. 机具检查:在作业开始之前,应确保所有农机具处于良好状态。具体包括检查发动机、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以及刀片、滚筒等易损件是否有磨损或损坏。
2. 地块清理:作业前应对田块进行全面清理,移除石块、树根等障碍物,确保地面平整,避免因不平导致机械损伤或作业效率降低。
3. 种子处理:根据种植需求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并按照标准进行种子处理,如包衣、浸种等,以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播种作业
4. 播种深度:规定了播种深度应在3至5厘米之间,过深会导致出苗困难,过浅则可能影响幼苗扎根。
5. 行距与株距:推荐行距为50至60厘米,株距为20至25厘米,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6. 播种速度:建议播种速度控制在每小时4到8公里范围内,以确保播种均匀性和准确性。
收获作业
7. 收获时间:建议在玉米籽粒含水量降至15%至25%时进行收获,此时既便于脱粒又有利于后续储存。
8. 割台调整:根据不同品种和成熟度调整割台高度和宽度,避免损失过多穗轴。
9. 清选质量:强调清选过程要彻底,去除杂质和破碎粒,确保最终产品品质达标。
安全措施
10. 人员培训:所有参与机械化作业的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方法。
11. 防护装备:作业期间需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手套等,防止意外伤害。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田间机械化作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