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于核酸提取的鱼类样本在野外采集、处理及保存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从事鱼类样本核酸提取的相关科研、检测及应用机构。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eld Collection,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of Fish Samples for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093—2020《用于核酸提取的鱼类样本野外采集、处理及保存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鱼类样本采集的技术标准,旨在确保样本质量满足后续核酸提取的需求。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样本采集工具的选择:标准明确指出,应使用无菌、一次性采样工具以避免污染。例如,在采集肌肉组织时推荐使用一次性手术刀和镊子,而血液样本则需通过一次性注射器采集。
2. 样本类型与采集量:根据不同研究目的确定合适的样本类型如肌肉、鳍条或血液等,并规定了每种样本的最小采集量。比如,肌肉组织至少需要5克,而血液样本则不少于2毫升,这有助于保证后续实验有足够的材料进行分析。
3. 样本处理要求:对于不同部位的样本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肌肉组织需立即切块并分装于离心管中;血液样本则需加入抗凝剂后轻轻混匀防止凝固。同时强调所有操作应在低温环境下快速完成,通常要求在1小时内将样本置于-80℃冷冻保存。
4. 运输与保存条件:长途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冷链状态,建议采用干冰或者液氮作为冷却介质。此外还特别提到如果不能及时冷冻,则可以将样本短期存放在4℃冰箱内不超过24小时。
5. 记录与标识:每个样本都必须有唯一编号,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采集日期、地点、天气状况以及捕获方式等。这些信息不仅有利于追溯来源还能提高数据可靠性。
6. 安全性措施:鉴于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在整个流程中都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包括穿戴防护装备、正确处置废弃物等。
以上内容概括了DB37/T 4093—2020标准中的关键点,遵循这些指导原则能够有效提升鱼类样本的质量从而保障后续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