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籽粒苋裹包青贮的生产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和储存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籽粒苋作为裹包青贮饲料的生产与使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in Amaranth Silage Baling and Wrapp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136-2020籽粒苋裹包青贮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籽粒苋裹包青贮的技术规范,为推动这一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选择与收获
标准明确规定了籽粒苋作为青贮原料时的质量要求。籽粒苋应在适宜的生长阶段进行收割,通常是在开花期前后的几天内。此时植株含水量适中,营养成分较高,有利于后续的青贮发酵过程。同时,要求籽粒苋无病虫害、无霉变,并且新鲜度良好,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青贮过程中的水分控制
水分是影响青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标准,籽粒苋青贮的理想含水量应保持在60%-70%之间。如果水分过高,则可能导致厌氧菌过度繁殖,产生过多乳酸,增加pH值下降的风险,从而抑制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而水分过低则会降低微生物活性,不利于有效发酵。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监控并调整籽粒苋的水分含量。
裹包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为了保证青贮饲料的质量稳定性和储存期限,标准对裹包材料提出了具体要求。推荐使用厚度均匀、强度高的聚乙烯薄膜作为主要包装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能够有效隔绝空气,防止外界氧气进入,还能承受长时间堆垛的压力而不破裂。此外,在进行裹包之前还需检查每卷材料是否有破损或污染现象,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后再投入使用。
发酵管理
良好的发酵环境对于提高青贮饲料品质至关重要。标准指出,在完成装填后应尽快封闭所有开口处,并采取适当措施保持恒定温度(一般建议控制在25°C左右)。在此期间要定期观察密封状况是否完好无损,若发现有漏气情况应及时修补。另外,在发酵初期可适量添加专用菌剂来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加快发酵进程并改善最终产物的味道及营养价值。
存储条件
最后,关于存储环节也有明确指示:成品应当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以及潮湿环境的影响;垛高不得超过规定高度限制以减少底部受压变形的可能性;同时还要注意防鼠防盗等安全防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青贮饲料的有效保存时间,满足不同季节对于优质粗饲料的需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DB22/T 3136-2020籽粒苋裹包青贮技术规程》从原料准备到加工处理再到后期管理都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操作流程,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青贮饲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