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大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和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重大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imate Feasibility Assessment of Maj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1990-2020 重大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指导重大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这项标准对于确保建设项目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减少气象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条文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重大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地域和项目类型限制,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气候影响评估。
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基本要求
1. 资料收集与分析
- 需要收集至少3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并对历史气候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这一步骤旨在了解区域长期气候特征,为后续评估提供基础信息。
2. 敏感性分析
- 对建设项目可能受到的主要气象因素(如温度、降水、风速等)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定量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化如何影响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有效识别潜在风险点。
三、主要气候因子评估
1. 温度变化:评估不同时间段内气温升高或降低对建筑物结构稳定性及能耗的影响。
2. 降水模式:分析降水量及其分布对场地排水系统设计的要求。
3. 极端天气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暴雨、暴雪、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预测,这对于制定应急措施至关重要。
四、结论与建议
最终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 气候条件概述;
- 建设项目面临的主要气候风险;
- 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或设计方案调整建议;
- 明确指出哪些部位或环节需要特别注意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影响。
总之,《DB14/T1990-2020》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还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因忽视气候因素而导致的投资损失和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