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短历时强降水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原则、指标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短历时强降水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
Title:Divis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grade for short-duration heavy precipitation DB14/T 1986-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1986-2020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短历时强降水气象灾害等级划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短历时强降水的分级指标和具体划分方法,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短历时强降水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服务工作。
重要条文解读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短历时强降水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地域和对象,确保在山西省内开展相关工作时有统一的标准可依。
第二条:术语和定义
短历时强降水是指在较短时间内(通常小于或等于6小时)降水量达到一定量级的降水过程。标准中对“短历时”、“强降水”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为后续的分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三条: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降水量的不同,短历时强降水被划分为四个等级:
- 轻度:6小时内降水量达到20毫米以上50毫米以下;
- 中度:6小时内降水量达到50毫米以上100毫米以下;
- 重度:6小时内降水量达到100毫米以上250毫米以下;
- 极端:6小时内降水量超过250毫米。
这一条是标准的核心内容,通过具体的降水量区间来区分不同级别的短历时强降水,便于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第四条:监测与评估
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定期对短历时强降水进行观测,并结合历史数据进行综合评估。这有助于提高预测准确性,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不确定性。
第五条:信息发布与服务
当预测到可能发生短历时强降水天气时,应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民众注意安全。同时,还应提供专业的防灾减灾建议和技术支持,帮助受影响地区做好准备。
以上是对DB14/T1986-2020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该标准为有效防范和减轻短历时强降水带来的危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