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的技术要求、评估方法和结果分析。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开展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检验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ffect Inspection of Artificial Rainfall Enhancement Oper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1987-2020《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效果检验的技术流程和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业务范畴,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基本前提。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人工增雨”是指通过向云层播撒催化剂等方式增加降水的过程;“作业效果检验”则是评估上述过程实际产生的降水变化及其效益的过程。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认识,确保各方在同一语境下交流。
三、基本要求
1. 作业前准备:规定了在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之前需要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气象条件分析、作业方案制定等。
2. 数据采集:强调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使用经过校准的仪器设备进行观测,并记录所有相关信息。
3. 安全措施:提出了保障人员安全及避免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
四、作业效果检验方法
1. 对比分析法:利用对比实验设计,将实施人工增雨前后相同区域内的降水量进行比较,以此判断作业是否有效。
2. 数值模拟法:借助计算机模型再现自然降水与人工干预后的降水情况,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3. 统计分析法:运用统计学原理处理大量观测数据,寻找规律并验证假设。
五、结果评价
根据检验结果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意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 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 如何改进未来的工作。
六、报告撰写
要求形成完整的书面报告,内容涵盖任务背景、实施过程、主要发现以及建议等内容。同时,还应附上必要的图表资料以辅助说明。
七、持续改进
鼓励各参与单位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操作流程和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DB14T1987-2020《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技术规程》的一些重点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