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桃褐腐病测报调查的技术要求,包括调查时间、调查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以及预测预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桃树种植区的桃褐腐病监测与测报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Forecast and Survey of Peach Brown Rot in Anhu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673-2020《桃褐腐病测报调查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桃褐腐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了“桃褐腐病”的概念,即由真菌引起的桃树果实病害,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展至整个果实。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测报调查提供了明确的对象。
2. 调查方法:规定了田间调查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代表性地块、设置观测点、定期观察记录等。例如,在每个观测点需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桃树,并对每棵树上的果实进行全面检查。这种系统化的调查方法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病情分级标准:将病害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轻度为病斑面积小于果实表面积的10%,中度为10%-50%,重度则超过50%。这样的分级有助于评估病害的发展趋势及严重程度,便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数据处理与报告撰写:要求收集的数据应经过统计分析后形成书面报告,内容涵盖发病时间、地点、范围、程度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等信息。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可以更好地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5. 防控建议: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和治疗建议,如合理修剪枝叶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喷洒杀菌剂控制病原菌传播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保障桃树健康生长。
以上是对DB34/T 673-2020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