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直播水稻施肥的技术要求,包括施肥原则、肥料选择、施肥量与时期、施肥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直播水稻的施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ertilization of Direct-seeded Rice under Full Straw Returning Condi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613-2020《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直播水稻施肥技术规程》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在秸秆全量还田的耕作模式下,直播水稻的科学施肥技术。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条文一:肥料选择与施用原则
条文内容:本标准规定,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应优先选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或缓释肥作为基肥,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目标产量确定氮磷钾的比例。
解读:选择合适的肥料是保证水稻高产的关键。有机无机复混肥能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同时缓释肥可以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合理分配氮磷钾比例有助于平衡作物生长需求,避免因单一养分过量导致的土壤板结或其他问题。
关键条文二:基肥施用量及方法
条文内容:基肥施用量为每公顷2250公斤至3000公斤,具体用量需依据土壤肥力水平调整。施肥方式建议采用机械深施或条施。
解读:基肥施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追肥的压力大小以及水稻的整体长势。机械深施能够有效减少肥料挥发损失,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调整施肥量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既不过度施肥造成浪费,也不因施肥不足影响产量。
关键条文三:追肥时间和数量
条文内容:在幼苗期至分蘖前期追施尿素一次,每公顷约150公斤;在拔节期再追施一次尿素,用量约为150公斤。
解读:追肥时间的选择非常关键,它关系到水稻各个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幼苗期至分蘖前期追肥主要是为了促进分蘖,而拔节期追肥则有助于穗分化和壮秆。两次追肥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又能防止后期贪青晚熟现象的发生。
关键条文四:水分管理与施肥结合
条文内容:保持田间湿润状态,特别是在追肥期间,避免大水漫灌。
解读:良好的水分管理对于肥料吸收至关重要。湿润状态下的土壤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系发育和肥料转化。大水漫灌不仅会冲刷掉表层肥料,还可能导致肥料淋溶损失,从而降低肥料使用效果。
通过以上条文解读可以看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直播水稻施肥技术规程》从肥料种类、施用量、施用时间和水分管理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为实现高效、环保的水稻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单产水平,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