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超导回旋加速器电磁学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则、建模方法、求解过程及结果验证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超导回旋加速器设计、优化及相关电磁学性能评估的有限元分析工作。
Title:General Procedures for Electromagne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uperconducting Cyclotr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592-2020《超导回旋加速器电磁学有限元分析通用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超导回旋加速器在电磁学有限元分析中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超导回旋加速器的电磁学有限元分析工作,明确了其适用对象为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设计、制造和测试阶段。这一规定确保了所有涉及该设备电磁特性分析的工作都有章可循。
分析模型建立
标准指出,在建立分析模型时应充分考虑实际工况条件下的磁场分布情况,并合理选择网格划分策略以提高计算精度。例如,对于复杂的几何形状区域,建议采用自适应网格技术来优化计算效率与结果准确性。
边界条件设置
关于边界条件的设定,标准强调必须准确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具体而言,当处理开放边界问题时,推荐使用吸收层或无限远场等方法来模拟真实环境;而对于封闭系统,则需明确指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材料属性定义
在材料参数的选择上,标准要求依据实验数据确定相关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等关键参数值。同时指出,在缺乏直接测量值的情况下,可以参考类似材质的标准数据库作为替代方案,但需经过验证后方可使用。
求解算法及收敛性检验
为了保证数值解的质量,标准特别提到要采用成熟的迭代求解器,并且在整个计算过程中持续监控误差指标的变化趋势。如果发现存在较大的偏差,则应及时调整模型结构或者参数配置直至满足预定精度为止。
结果评估与报告编制
最后,在完成全部计算任务之后,还需要对最终得到的结果进行全面细致地审查,包括但不限于磁场强度分布图谱、能量转换效率曲线以及稳定性分析等内容。此外,还应当形成完整的文档资料存档备查,以便日后查阅参考之用。
以上便是DB34/T 3592-2020《超导回旋加速器电磁学有限元分析通用规程》中几个较为重要的章节内容及其深度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