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玉米田炭肥协同施用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包括炭肥的选择、施用量、施用时期及方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玉米种植过程中炭肥的协同施用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ynergistic Application of Biochar Fertilizer in Corn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田炭肥协同施用技术规程》(DB21/T 3294-2020)是辽宁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玉米种植过程中炭基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了“炭肥”的概念为以生物质炭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制成的复合型肥料。这一定义强调了炭肥的核心成分及其功能性特点,为后续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概念基础。
二、适用范围
规定适用于辽宁省内春玉米及夏玉米的栽培管理中采用炭肥与常规化肥协同施用的技术指导。这表明该标准主要针对辽宁省特定气候条件下的玉米种植,具有很强的地域针对性。
三、施肥原则
1. 平衡施肥:依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搭配炭肥与化学肥料的比例,确保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均衡供应。
2. 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和方式,避免盲目施肥造成资源浪费或环境污染。
3. 综合考量:综合考虑作物品种特性、耕作制度等因素制定具体的施肥方案。
四、具体操作要求
1. 施肥量:推荐每公顷施用炭肥300-450公斤,并配合使用尿素、磷酸二铵等传统肥料。例如,在基肥阶段可将炭肥与有机物料混合撒施于地表后翻耕入土。
2. 施肥时期:
- 基肥:播种前7-10天完成;
- 追肥:拔节期至抽雄初期分次追加适量肥料。
3. 注意事项:避免将炭肥直接接触种子以免影响发芽率;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止肥料流失;定期监测土壤pH值变化及时调整施肥策略。
五、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试验验证炭肥协同施用对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品质以及减少化肥用量等方面的实际成效。例如,在相同投入成本下,应用此技术可以使单位面积增产幅度达到8%-15%,同时降低氮肥施用量约20%。
六、环境保护措施
提倡采取覆盖栽培、滴灌施肥等先进灌溉施肥模式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淋失风险;鼓励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玉米田炭肥协同施用技术规程》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能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上述内容执行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