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机械化收获过程中扬尘污染防治的技术要求、作业规范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使用机械化设备进行小麦收获时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ust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uring Wheat Mechanized Harve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969-2020《小麦机械化收获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减少小麦机械化收获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保护环境和提升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小麦机械化收获作业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这表明标准主要针对的是河南地区的小麦种植户及农机服务提供者,确保他们在执行机械化收获时能够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收获前准备
在收获开始之前,应检查联合收割机的密封性能,包括筛网、粮仓盖等部位,确保其完好无损。此外,还需对驾驶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扬尘防控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这些措施可以防止在收获过程中因设备老化或不当操作导致的扬尘问题。
收获过程中的扬尘控制
1. 合理调整割台高度:将割台高度调整到最佳位置,既能保证作物完全收割又不会过高造成不必要的扬尘。
2. 适当降低前进速度:适当减慢机器的前进速度有助于减少地表扰动,从而降低扬尘量。
3. 使用降尘装置:鼓励安装并使用降尘装置,如喷雾系统,在作业的同时向地面喷洒适量水分,以抑制扬尘生成。
收获后的处理
收获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残留物,并对联合收割机进行全面清洗。对于产生的秸秆等废弃物,应按照当地规定妥善处置,避免随意堆放引起二次扬尘。
监测与评估
为了持续改进扬尘防控效果,建议建立定期监测机制,记录每次作业时的扬尘情况,并据此优化操作流程和技术手段。同时,还应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定期考核,确保他们始终遵循标准要求。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措施,《小麦机械化收获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不仅能够显著减少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还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落实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