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尾矿库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风险辨识与评估、风险分级管控措施、隐患排查治理及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行政区域内尾矿库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Title: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Safety Production Risk Grading Control and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ailings Pond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807-2020尾矿库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指南》是青海省发布的关于尾矿库安全管理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风险分级管控部分
1. 风险辨识:标准要求企业全面开展风险辨识,包括地质条件、坝体结构、排洪系统等关键要素。例如,对于坝体稳定性分析,不仅要考虑静态条件下的安全系数,还要结合地震、降雨等动态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2.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将风险分为四个等级。特别强调对一级风险的严格管控,要求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并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3. 管控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管控措施。如对一级风险,需定期组织专家会诊,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二级风险则需要每月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隐患排查治理部分
1. 日常巡查: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日常巡查制度,特别是对坝体表面裂缝、渗漏点等重点部位进行每日巡查。巡查记录应详细记载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2. 定期检查:除了日常巡查外,还需定期开展专业性检查。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全面的安全检查,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执行,重点检查坝体稳定性、排水设施完好性等方面。
3. 隐患整改:明确了隐患整改的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一般隐患应在发现后立即整改,重大隐患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上报相关部门备案。
4. 信息报送:企业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录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按季度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63T 1807-2020》为尾矿库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框架,有助于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扎实做好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