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干旱灾害风险的评估工作,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rought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793-2020《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是青海省发布的关于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性地方标准。以下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干旱灾害”、“干旱风险”等关键术语。例如,“干旱灾害”被定义为由于长时间降水不足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现象。这一定义强调了干旱灾害的持续性和其对社会经济的广泛影响。
风险评估流程
标准规定了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包括:数据收集与处理、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建议五个阶段。在数据收集与处理环节,要求全面搜集历史气象资料、水文资料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析。这一步骤确保了后续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部分指出,应通过综合分析气候条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济状况来确定可能遭受干旱威胁的区域。特别提到需要关注农业生产区、城市供水系统以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带。这些高风险区域往往因为资源依赖性强而更容易受到干旱的影响。
风险估计
在风险估计方面,标准提出了采用概率分析法来估算不同等级干旱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潜在损失。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过去几十年来的实际观测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预测未来某一时间段内可能出现的各种强度干旱事件的概率,并结合经济损失模型计算出相应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强调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要依据科学指标体系对各个潜在危险点进行打分排序;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主观因素如公众感知度等因素影响下的实际感受差异。最终目的是形成一个全面客观的风险等级划分结果。
管理建议
最后,在风险管理建议部分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比如建立完善的信息预警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抗旱能力、制定应急预案等。同时鼓励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以上是对DB63/T 1793-2020《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可以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