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西猫尾草种子生产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川西猫尾草种子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Production of Cat's Tail Grass in Western Sichu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690-2020《川西猫尾草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四川省针对川西地区特有的猫尾草种子生产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子生产基地的选择
标准指出,种子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海拔1500米至300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壤土或砂壤土,pH值在6.0到7.5之间的区域。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川西猫尾草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确保土壤条件能够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2. 播种时间与方式
根据标准,播种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方式建议采用条播,行距控制在20厘米至30厘米之间。这样可以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同时便于后期田间管理。
3. 施肥与灌溉
标准要求在整个生长季节施用两次肥料,第一次在苗期追施氮肥促进分蘖,第二次在拔节期结合磷钾肥使用以增强抗逆性。灌溉方面,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特别是在开花结实期要适当增加灌溉次数。
4. 病虫害防治
针对川西猫尾草常见的病虫害如锈病、蚜虫等,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推荐使用生物农药,并强调轮作制度的重要性,避免连作导致病原菌积累。
5. 收获与贮藏
当大部分种子呈现黄褐色且茎秆变黄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至水分含量低于12%,然后入库保存。贮藏环境温度最好维持在0℃至5℃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65%。
以上内容是DB51/T 2690-2020中关于川西猫尾草种子生产的几个核心要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