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挤土扩底混凝土灌注桩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中挤土扩底混凝土灌注桩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Soil-displacement Enlarged-base Concrete Grouted Pile DB64T 1745-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745-2020《挤土扩底混凝土灌注桩技术标准》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挤土扩底混凝土灌注桩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 第5.1.3条
条文内容: 桩端持力层应选择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且厚度不应小于2倍桩径或边长。
解读: 这一条明确了桩端持力层的选择标准,强调了持力层的承载能力和厚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持力层能够确保桩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避免因持力层过薄而导致的承载力不足问题。
# 第5.2.1条
条文内容: 扩底直径应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大小、地基条件以及施工设备能力综合确定,并宜采用圆弧形扩底。
解读: 此条文规定了扩底直径的设计原则,指出扩底直径需结合多种因素考虑。使用圆弧形扩底可以有效分散荷载,提高桩的抗拔力和抗压强度,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施工难度。
施工阶段
# 第6.1.2条
条文内容: 钻孔过程中应保持孔内水位稳定,防止坍孔现象发生。
解读: 在钻孔施工中,维持孔内水位的稳定性对于防止坍孔至关重要。坍孔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甚至失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水位,比如使用泥浆护壁等方法。
# 第6.3.1条
条文内容: 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首次浇筑量应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少于1米。
解读: 连续浇筑混凝土可以避免出现冷缝等问题,保证桩体的整体性和完整性。首次浇筑量的规定则是为了确保导管能够有效地将混凝土输送至孔底,从而形成良好的初始封底效果。
验收阶段
# 第8.1.1条
条文内容: 灌注桩工程完成后应进行静载试验和低应变动力检测,以检验其承载力和平面位置偏差。
解读: 静载试验可以直接测量出桩的实际承载力,而低应变动力检测则用于评估桩身完整性和判断是否存在缺陷。这两项检测是评价灌注桩质量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后续使用提供可靠依据。
以上是对DB64/T 1745-2020《挤土扩底混凝土灌注桩技术标准》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这些规定旨在指导相关人员正确执行从设计到验收全过程的操作流程,从而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