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优质油菜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及种植区划原则。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范围内优质油菜的产地选择、环境评价及种植区域规划。
Title:Comprehensive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High-Quality Rapeseed Production in Baoshan City - Part 2: Origin Environment and Planting Zo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40.2-2020是保山市制定的一项关于优质油菜生产的综合标准,其中第二部分主要规定了油菜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和种植区划。以下是对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条文进行的详细解读。
产地环境要求
1. 土壤条件
根据标准,油菜种植地的土壤应为壤土或砂壤土,pH值应在6.5至7.5之间。这种酸碱度范围能够保证土壤中有足够的养分供油菜生长,并且有利于根系发育。此外,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应低于2%,以确保土壤具有良好的肥力和结构稳定性。
2. 气候条件
油菜种植区域需具备适宜的气候条件,包括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无霜期不少于200天。这样的气候条件可以满足油菜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周期的需求,避免因极端天气导致减产。
3. 灌溉水源
种植区应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水质需符合GB 5084的规定,即灌溉用水不得含有害物质,不会对油菜造成污染。同时,灌溉设施应当完善,能够实现均匀灌溉,防止局部干旱或积水现象的发生。
种植区划
1. 分区原则
标准提出根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土壤类型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若干个适合油菜种植的区域。每个区域内都应具备相似的自然条件,以便统一管理措施和技术推广。
2. 重点发展区
在确定的重点发展区内,鼓励规模化种植,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这些基地需要配备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人员,实施精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现代栽培技术,提高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3. 限制与禁止区域
对于存在重金属超标或其他污染问题的土地,明确规定不得用于油菜种植。同时,在水源保护区周边也设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5305T 40.2-2020》不仅强调了科学合理的选址对于成功开展优质油菜生产的重要性,还特别关注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这为我们今后如何更好地利用本地资源开展高效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