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坝上长尾鸡人工授精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设备与工具、环境条件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坝上长尾鸡的人工授精及相关繁殖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Dasha Changwei Chicke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 331-2020《坝上长尾鸡人工授精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为提高长尾鸡养殖效益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坝上长尾鸡的人工授精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对于保障种禽质量、促进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人工授精前准备
标准明确指出,在进行人工授精之前,必须确保种公鸡和种母鸡的健康状况良好。种公鸡需达到规定的体重标准,并且在采精前至少14天不得使用任何药物。此外,种母鸡的饲养环境也需符合相关要求,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这些措施旨在保证种禽处于最佳生理状态,从而提高受精率。
精液采集与处理
关于精液采集,标准规定了具体的步骤和技术要点。首先,采精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流程;其次,采精工具必须清洁无菌,避免污染;再次,每次采精后应及时检测精液品质,包括密度、活力等指标。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精液,不得用于授精。另外,精液的保存温度应控制在15℃至20℃之间,并在4小时内完成授精作业。
授精操作
授精过程中,标准强调了操作的规范性。种母鸡应在排卵高峰期接受授精,通常是在上午8时至下午4时之间。授精量一般控制在0.05毫升左右,具体数量可根据种母鸡的日龄适当调整。同时,授精器需定期消毒,确保卫生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授精后要观察种母鸡的反应,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质量控制与记录管理
为了保证人工授精的效果,标准还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其中包括建立详细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次授精的时间、地点、数量等信息,以便追溯查询。此外,还要求定期对种禽群体进行性能测定,评估人工授精的实际成效,不断优化改进技术方案。
总之,《坝上长尾鸡人工授精技术规范》是一部科学严谨的技术指导文件,它从多个环节入手,全方位提升了坝上长尾鸡的人工授精技术水平。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可以有效提高种禽繁殖效率,推动当地特色家禽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