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精神文化家园建设和服务的基本要求、建设内容、服务内容、管理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昭通市范围内精神文化家园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Spiritual Culture Homestea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6T 31—2019精神文化家园建设和服务规范》是云南省针对精神文化家园建设与服务提出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出发,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指出精神文化家园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定位。根据标准第4.1条的规定,精神文化家园应当成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接受思想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这意味着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多功能融合的需求,不仅要满足日常的文化娱乐需求,还应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设计。
其次,在服务内容方面,标准第5.1条强调了多样化服务供给的重要性。具体而言,除了常规的图书借阅、影视播放等传统项目外,还鼓励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活动。这不仅能够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同时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平台。
再者,关于服务质量的要求,标准第6.1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指出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且要定期接受考核以确保服务水平始终处于较高状态。此外,对于来访者的投诉处理机制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类问题,提升公众满意度。
最后,在安全管理上,标准特别强调了消防安全和卫生防疫两个重点环节。依据第7.1条的要求,所有精神文化家园都必须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并制定应急预案;同时还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障内部环境整洁舒适。
综上所述,《DB5306T 31—2019精神文化家园建设和服务规范》通过设定一系列详尽的标准来指导精神文化家园的建设和运营,旨在打造一个既能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又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优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