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绥江半边红李种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砧木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理、出圃要求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绥江半边红李种苗的生产与管理。
Title:Comprehensiv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ijiang Half-Red Plum Production - Part 2: Seedling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6T 26.2—2019 绥江半边红李生产技术综合规程 第2部分:种苗生产》是一项专门针对绥江半边红李种苗生产的规范性文件,其内容涵盖了从种质资源保护到种苗繁育的各个环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该标准强调了建立和完善种质资源库的重要性。要求收集并保存本地特有的半边红李品种资源,并定期更新资源信息库。这不仅有助于保持遗传多样性,也为后续选育新品种提供了丰富的基因材料。
其次,在苗木繁殖环节中,明确了采用嫁接繁殖为主要方式,优选健壮母树作为接穗来源,确保后代植株具有优良特性。同时规定了砧木的选择标准,即应选用抗性强、适应性广且与目标品种亲和力好的树种作砧木。
再者,关于田间管理措施,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灌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也作了具体指导。比如提倡施用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结构,合理安排灌溉频率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并且提出要采取综合防控策略预防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对于苗木出圃前的质量检验同样提出了严格要求。所有待出售的苗木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程序,只有符合相关指标(如高度、茎粗、根系发育状况等)才能被允许出圃销售。这一过程旨在保证市场上流通的种苗质量可靠,有利于促进整个产业健康发展。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特别注重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鼓励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和循环利用资源的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综上所述,《DB5306T 26.2—2019》为绥江半边红李种苗生产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指南,从源头上保障了产品质量,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