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节能技术改造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的审核原则、计算方法和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开展的节能技术改造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量审核与评估。
Title:Energy Saving Technical Retrofit and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Projects - Energy Saving Amount Audit and Calculation Method - Part 17
中国标准分类号:F03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668.17-2020《节能技术改造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审核与计算方法 第17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为节能技术改造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量审核与计算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它明确了节能量审核的对象和范围,确保了审核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节能量定义
标准中对节能量给出了明确的定义:节能量是指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通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后,实际能耗与基准能耗之间的差值。这一定义强调了对比基准的重要性,为后续的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准能耗确定
基准能耗的确定是节能量计算的关键环节。标准要求根据项目实施前的历史数据来确定基准能耗,并考虑影响能耗的主要因素如设备效率、操作条件等。此外,还应排除非节能措施引起的能耗变化。
实际能耗测量
实际能耗的测量需遵循准确性原则。标准建议使用计量器具进行连续监测,并记录至少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的数据。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情况,可以采用间接计算的方法,并保证计算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节能量计算公式
标准给出了节能量的基本计算公式:节能量 = 基准能耗 - 实际能耗。同时,考虑到不同类型的节能项目可能存在的特殊性,标准鼓励采用更为精确的分项能耗分析法来进行细化计算。
审核流程
审核流程包括资料收集、现场核查、数据分析等多个步骤。其中,资料收集阶段需要全面了解项目背景和技术方案;现场核查则侧重于核实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数据分析则是基于收集到的信息,按照规定的公式和方法得出最终结论。
不确定性评估
为了提高节能量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标准特别提出了不确定性评估的要求。这一步骤旨在识别影响节能量计算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对其可能带来的误差范围作出估计,从而增强审核结论的可靠性。
结论
DB31T 668.17-2020不仅规范了节能技术改造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量审核与计算流程,而且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文件。通过对上述关键条款的理解与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节能量审核的质量,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