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上海市献血屋(点)的设置要求、功能布局、设施设备、人员配置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固定献血屋和流动献血点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Blood Donation Room (Point) Setting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486-2020《献血屋(点)设置规范》是由上海市发布的关于献血屋(点)设置的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献血屋(点)的选址、布局、设施设备以及卫生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障献血者的健康安全和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要求
1. 环境条件:根据第5.1条,献血屋(点)应选择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且易于识别的位置。这一规定确保了献血活动能够覆盖更多潜在献血者,并方便他们的参与。
2. 远离污染源:第5.2条规定,献血屋(点)周围50米内不得有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这是为了防止外部环境污染影响到献血者的健康。
布局与设施
3. 功能分区:按照第6.1条,献血屋(点)内部需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包括接待区、体检区、采血区、休息区等。每个区域应保持相对独立,避免交叉感染。
4. 采血环境:第6.2条指出,采血区内空气洁净度应达到一定标准,并配备紫外线消毒灯等设备。这有助于维持一个干净卫生的操作环境,保护献血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设备配置
5. 基本医疗设备:依据第7.1条,献血屋(点)必须配备血压计、体重秤、血红蛋白检测仪等基础检查工具。这些设备对于初步评估献血者是否适合献血至关重要。
6. 急救用品:第7.2条强调,应准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如止血带、绷带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卫生管理
7. 清洁消毒:第8.1条规定,定期对所有接触面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处理。此举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8. 废弃物处置:第8.2条要求正确分类并妥善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棉签等医疗废物,防止二次污染。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献血屋(点)设置规范》从多个维度为创建安全高效的献血场所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技术支持。它不仅体现了对公众健康的重视,同时也促进了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