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钢质冷模锻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的限额要求、统计范围与计算方法、节能管理措施等。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钢质冷模锻件生产企业能耗的计算、考核和控制。
Title:Energy Consumption Quota for Steel Cold Forging Parts - Per Unit Product
中国标准分类号:F05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 700-2020《钢质冷模锻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是上海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优化钢质冷模锻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能源消耗限定值
这一条款规定了钢质冷模锻件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上限。具体数值根据不同规格的锻件有所区别。例如,对于某一特定重量范围内的锻件,其单位产品的能耗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定值。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能效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企业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工艺优化等手段确保实际能耗不超过限定值,否则可能面临整改或处罚。
4.2 能源消耗准入值
准入值是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在设计阶段必须达到的最低能效标准。这一要求高于一般企业的日常运营标准,目的是从源头上提高行业整体能效水平。企业在规划新生产线时,应充分考虑这一指标,选择高效设备和技术方案,确保建成后能够满足准入值的要求。
4.3 能源消耗先进值
先进值代表行业内最优秀的能效水平。它不仅是对现有企业的挑战,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施精益管理等方式努力接近甚至超越这一标准。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可能会根据先进值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追求更高的能效目标。
5.1 能耗统计与计算方法
准确的能耗数据是评估能效的基础。本标准明确了能耗统计和计算的具体方法,包括能源种类划分、计量器具配置、数据采集频率等内容。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6.1 技术措施
为了降低能耗,标准提出了多项技术改进措施。比如采用新型节能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加强余热回收利用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加以实施。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创新往往需要较大的初期投入,但长远来看可以显著降低运行成本,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上是对DB31/ 700-2020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有助于相关企业和机构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