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开展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
Title:Basic 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Medical Social Work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205-2020《医务社会工作基本服务规范》是上海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医务社会工作的术语和定义、服务原则、服务内容与要求以及服务质量控制等内容。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医疗机构内,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活动,旨在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一定义强调了医务社会工作的核心在于通过多维度的支持促进患者的整体健康。
其次,在服务原则上,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平等尊重、保密性、专业性和协作性的原则。例如,“以人为本”要求社会工作者关注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保密性”则意味着所有与患者相关的个人信息都必须严格保密,除非得到患者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情形下才可披露。
再者,关于服务内容与要求部分,标准详细列举了包括但不限于心理支持、情绪管理、家庭关系协调、出院计划制定等在内的多项具体服务内容。例如,“心理支持”不仅限于简单的安慰,而是需要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出院计划制定”则是为了确保患者出院后能够顺利过渡到社区生活,避免因缺乏后续照护而导致病情反复。
最后,在服务质量控制方面,标准指出应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定期对医务社会工作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反馈结果不断优化服务流程。这一步骤对于保证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医务社会工作基本服务规范》为医务社会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南和服务框架,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