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超导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磁场垫补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超导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的磁场垫补操作及相关质量控制过程。
Title:Superconducting Isochronous Cyclotron Magnetic Field Shimming Proced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569-2019《超导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磁场垫补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超导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磁场垫补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 规程适用于采用超导磁体的等时性回旋加速器,包括磁场分布测量、数据处理以及磁场垫补操作等全过程。
2. 术语和定义
- 磁场垫补:通过调整超导磁体的励磁电流,使加速器内粒子轨道达到设计要求的过程。
- 等时性条件:确保不同能量的粒子在加速器中具有相同的回旋周期,从而实现同步加速。
3. 磁场分布测量
- 在磁场垫补前需要对磁体的磁场分布进行全面测量,使用高精度的磁探针阵列沿径向和轴向扫描,记录每个点的磁场强度,并绘制出详细的磁场分布图谱。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测量得到的数据需经过滤波处理以消除噪声干扰,然后利用插值算法生成连续的磁场分布曲线。根据曲线特征确定需要调整的具体区域及其程度。
5. 磁场垫补步骤
- 初步估算各磁体所需调整量;
- 按照估算值逐步调节磁体励磁电流;
- 实时监测调整后的磁场变化情况;
- 反复迭代直至满足等时性条件为止。
6. 质量控制
- 每次垫补完成后须再次测量整个加速器内部的磁场分布,确认是否符合设计标准;
- 记录所有操作参数及结果,形成完整档案以便后续维护参考。
7. 安全注意事项
-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资格证书;
-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避免因故障引发事故;
- 工作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防止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以上内容基于DB34/T 3569-2019标准进行了提炼与说明,旨在为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指导。